开栏语
今年是青白江区建区60周年。回眸甲子岁月,青白江始终紧跟国家战略和时代步伐,紧抓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金青新“一带一路”大港区和铁路港国家级经开区“四区”建设,立足“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总体定位,深入实施“港口立城、产业兴城、品质优城”发展战略,全力构建“一港三城六个特色小镇”城市空间格局,努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合作高地、西部大开发战略先行区和成渝地区经济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城市兴旺,教育为根。60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青白江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以大视野、大智慧、大格局不断促进教育和城市的互动与融合。特别是近年来,区教育局紧扣区委“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总体定位,牢记“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神圣使命,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征程中取得一个又一个重要的历史成就:国家教育云规模化试点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学前教育“管办评”分离体制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教育督导“456”工作模式在全国推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岁月的痕迹始终清晰。站在青白江区建区6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推动建设更高水平、更具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成为当下奋斗的目标。该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郭万俊表示,全区教育工作者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和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回顾和梳理青白江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历程中积淀的历史经验,认真分析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教育强区所面临的挑战。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通过“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释放新一轮人才红利,助力青白江区勇当成渝发展“双城记”排头兵。
从本期起,本报连续刊登《华彩60年,奋斗新时代——青白江教育的生动实践》。展示该区部分优秀学校,在这段气象万千的华彩岁月里,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征程中,用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推动城市发展的故事。
首先推出“战疫教育人”特别报道。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青白江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执行国家和省、市的决策部署,把全区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最紧急最重要的位置,认真落实防控责任,着力抓好联防联控,众志成城抗战疫情。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青白江区教育局全力做好校园疫情防控,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应急保障、教学管理、宣传督导4个工作小组,制定“三案九制”防控措施,构建“区—局—校—家”四级防控体系,上下齐心、精准施策,共克时艰下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整盘棋”。
领导班子靠前指挥、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青白江教育人听从召唤、不畏危险,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为全区近6万师生的健康和学习而奋战,确保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两手抓”“两不误”。据不完全统计,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教育系统教职工近三千人,其中在职党员近千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誓言再次被诠释,顽强勇毅、不胜不休的青白江精神再次绽放光芒。
南开为明学校
“硬核”举措筑牢安全防疫线
红外线成像测温仪、手持式体温枪、强力超低量喷雾器、低密度消毒器、7900个口罩 4月1日,青白江区南开为明学校迎来第一批高三学子返校。错时错峰、分列纵队、保持一米间距 “入校程序”一样不能少。签订承诺书、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手部消毒、物品消毒 “硬核”防疫有条不紊。从宿舍安排到教室布置,从活动场所的路线设置到食堂就餐流程 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对学生的暖心关爱和对疫情防控的不松懈。
“九个一点”助推学生全力以“复”
而为了这一天,为明人做了充足的准备。作为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全寄宿制学校,始终把疫情防控摆在首位。按照区教育局“十到位”开学复课要求,学校制定了“九个一点”返校复学方案(思想认识高一点、方案制定详一点、物质储备足一点、人员摸排细一点、校园管理严一点、环境整治美一点、模拟演练真一点、宣传培训实一点、氛围营造浓一点),所有防疫环节反复完善细化,以“硬核”举措筑牢返校复学安全防线。因为“九个一点”流程清晰、覆盖全面、操作性强,被选定为青白江区学校开学复课的样板方案。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目前学校也实现了全面复课,疫情防控工作也由攻坚转入常态化。学校印发了《防疫工作手册》,明确了晨午晚检、场所消杀的时间,对进出校园、课堂教学、课间活动、就餐、回宿舍等流程均有详细规定。“非常时期唯有尽心付出,才能不辜负家长的信任。”这番话道出了为明人的心声。
线上线下做到教学“无缝衔接”
学校在缜密细致地做好开学复课的同时,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先通过问卷调查、知识测试等方式,对每个学生的居家学习效果进行梳理。然后各学部针对实际情况,按照“摸底诊断明底细、综合分析找问题、查漏补缺促提升”原则,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确定教师的教学起点与教学进度,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尽快赶上,也让基础好的学生学有所长。
微课视频是网课期间深受学生喜爱的学习方法。学校将“智能作业平台”的使用保留下来,作为线下教学的辅助手段,把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录制成一个个短小精悍微课,上传到“智能作业平台”,学生可随时反复观看提升学习效果。“这场疫情让我们重新定位教与学,线上线下融合学习必将是教育的新常态。接下来,我们会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建立与线下教学同步的线上数据库,对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整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学校负责人说。
清泉学校
不让学生成长因疫情断线
“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第一堂网课,就以 抗疫与人生 为话题,谈谈你们心目中的最美逆行者是谁 ”2月18日,清泉学校一间空荡荡的教室里,教师陈辉对着电脑开始了在线直播教学。原本在家里也可以网络教学,但他却选择了教室:“站在讲台上课,我更有当老师的感觉。”另一名教师廖洪昭为保证“云课堂”的学习效果,每次都提前准备电子课件,事前反复模拟上课。她说:“我要站好自己的教育阵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不让学生成长因为疫情而断线。”
“五育云课堂”教会自主学习
不仅仅是他们,清泉学校的全体师生都在为战疫紧张忙碌着。为落实“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延期不延学”的要求,学校制定了详细的网络教学工作方案,统一将“钉钉”应用软件作为线上学习平台,全校62个班级仅用半天时间就完成各部门、各年级、各班级钉钉建群的架构工作。在线教学不同于教室上课,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线上教育最核心的本质。为此,在教学内容设置上立足学科,从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以家庭为单元的亲子教育等5个维度,确立了“五育”线上学习方案,引导学生透过观察、操作、体验,用自己的实践获得新的学习感受。
结合疫情防控需求,学校特别开设了“云上战疫小课堂”,把积极心理调适、居家体育锻炼、家务劳动、卫生素养等内容精心制作成“防控心理健康指导”“疫情面前的中国”“读懂家国情怀”等PPT课件,向师生传递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与中国信心。
多元评价搭建进步桥梁
清泉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各学段学情存在较大差异。学校按照“一年级一计划、一班级一课表”原则,对不同学段学生进行合理分级,初中段以线上直播、课例推送等方式为主,小学段则以完成任务单、线上答疑等方式为主。同时将线下智慧课堂教学流程引入线上教学流程,即“个人自学—小组互学—全班共学—当堂检验”,有效解决了学生居家学习没有方向和章法的问题。
为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自主、自律、自立、自强能力的契机,学校还采取多途径、多层面、多角度对学生的居家学习予以评价,编制“云端”学习评价表、召开“空中”班会表彰先进 开展网络教学2个多月,所有年级的课程均按教学计划展开,全校2911名学生实现了在线教学,取得不同进步。一名学生在课后写道:“我坚信,疫情是暂时的,这段日子将令我们更加团结,更加爱国,也更加懂得感恩与珍惜。”家长们都说:“跟着学校的步子走,线上学习没有后顾之忧。”
华严小学
打出一场以德战疫的漂亮仗
说一句祝福、敬一个队礼、画一幅画、唱一首歌、打一曲快板 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华严小学以校级志愿服务队的名义积极参与《美丽公约》公益视频录制,用童言童语为爱发声助力战疫。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校少先队员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以红领巾的名义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展示出大家战疫必胜的信心与决心,也让学校在疫情防控时期的德育工作更加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
童心战疫促进品格提升
化疫情之“危”为德育之“机”,华小一直在路上: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宣传防疫知识;开设线上心理课堂,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增强心理韧性,积极面对压力;开展“为你读诗”征集活动,把抗疫诗歌以音频的形式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发布,传递抗疫正能量;举行清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云纪念,借助“中华英烈网”“成都文明网”等网络平台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对英雄的敬意;组织学生制作“共抗疫情、绘暖人心”手抄报,做珍惜生命、爱护自然的好少年;开展“家务劳动小能手”“厨艺小达人”“我是体育小明星”展示,培养热爱劳动、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师生齐心协力,打出一场以德战疫的漂亮仗。
全面开学复课后,为营造良好的抗击疫情校园教育宣传氛围,让一线抗疫英雄更加生动和形象,学校又专门举办了“城市之光、致敬逆行”黑板报评比活动。各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出各具特色且内容丰富的黑板报,表达对逆行者的敬意和对强大祖国的热爱。“希望通过这些榜样,让孩子懂得新时代少年的责任与担当。”学校负责人说。
家校携手静待春暖花开
“刘老师,听你这么一说,我的焦虑情绪缓解了很多,在家辅导孩子更理性了。”延迟开学期间,为掌握学生居家生活和学习情况,让疫情防控不出虚招、“停课不停学”落到实处,学校通过钉钉直播方式召开了线上家长会,帮助家长融洽亲子关系,平安度过这一特殊时期。这场充满温情的“空中家长会”,老师与家长、学生一同在线对话、沟通、答疑解惑,筑牢了疫情期间学生安全防线,也成为学校“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一次新尝试。
疫情既是一次身心的考验,更是一次人生的“疫苗”。华严小学秉持德育为先的教育核心,结合疫情这本“活教材”,将科学防控、战疫事迹、爱国主义、生命教育、家校协作等融入德育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认知磨难,乐观面对困难,保持防疫定力,舒扬人生张力,从这场“疫情大考”中感受到家国的温度和使命的力量。陈茵/文 图片由学校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